生活的境界是什么?生活的境界不過是在某種環(huán)境中有忘我的精神,在特殊境遇中有一種舍身精神,在國家破敗是時候有范仲淹的“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”的愛國精神等,以上這些均可稱為“精神的境界”。
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中表達了老師工作的態(tài)度和無私奉獻的贊美,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蓮而不妖”表現(xiàn)出作者保持自己高尚的節(jié)操,不與世俗爭妍斗艷的精神,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漢青”說明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,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表現(xiàn)出杜甫的愛民精神。
曾記得在《送東陽馬生序》中的馬生旭是怎樣一個人,“天大寒,硯冰堅,手指不敢曲伸,弗之怠”可見他做事之執(zhí)著,有堅強的毅力,他的家庭條件不好,但他沒有選擇放棄,而是以堅強的意志來完成,實現(xiàn)自己的讀書夢,他有著執(zhí)著的精神境界。
生活的境界,看似簡單,又極其復雜,并不是嘴里說說就行,而是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,親自去體驗因環(huán)境不同而收獲的事情,這則會讓你進入另一境界,體驗不同的生活,感受不同的情景,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。人的一生猶如一段旅程,走得好,前途一片光明,走得不好,一片黑暗,正如人們所說“生活就像心電圖,一帆風順,你就掛了”多么富含哲理的一句話。“彩虹總在風雨后”,不經風雨,怎能見彩虹,所以不要總幻想著明天是怎樣的,而我只能說,自己創(chuàng)造的,不會空想,事實就在眼前,想跑也跑不了。
“明天不一定美好,但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到來”這句話對那些對生活持樂觀態(tài)度,并且努力的人來說,確實如此,那一天不會太久,終會到來,但對那些無所事事,整天懶懶散散,對生活的態(tài)度是得過且過的人來說,根本是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,永遠也不要指望那一天的到來。
生活,首先要求我們正確對待,其次,要求我們自己去拼去闖。為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
境界是一種狀態(tài),一種態(tài)度,一種追求。
生活的境界就是狀態(tài)與態(tài)度相結合,品質與追求缺一不可,正確對待生活,便是一中境界。